近日,教育部发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一批院校开设专业获批准。其中,清华大学新增备案的“体育教育”专业赫然在列备受关注,引发热议。名校设置体育专业意味着什么?
关于清华大学开设体育专业,网络上有很多解读和争论,最核心的焦点在于这是不是说明清华大学将通过体育统招招收体育特长生?此外,在国家大力推行“体教融合”的当下,清华大学开设体育专业也被解读为一种表率作用。有人认为,连我国的顶级工科学府都增加了体育专业,说明体育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体育升学无疑是一条热门路子。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清华大学也有足够的影响力,但效果是不是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就要打上问号了。
事实上,清华大学此前没有体育专业并不代表他们不招收体育生,只是人们普遍将关注点放在他们的工科上,对他们的体育不太了解罢了。清华大学其实很重视体育,他们有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无体育,不清华”。清华学子在校也要参加一定的体育锻炼。此外,在国内国际赛场上,清华学子成绩也较为突出。如为中国代表团射落东京奥运会首金的杨倩、田径的胡凯、跳高的王宇等,而清华男篮近几年称霸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也为人津津乐道。
这些成绩的获取,如果只凭以体育为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想来并不容易,因为他们还达不到专业水准。说到这,就不能不提我国的体育升学方式。我国体育升学有统招、单招、特超三种。简单地说,参加统招的体育生和文化生一样,通过高考实现升学,若要参与单招和特招(高水平运动队)则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比如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在国内国际赛场取得一定的成绩。
清华大学是有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员基本上通过特招等方式而来。特招生文化成绩超过统招生,运动成绩超过单招生,能进入清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学生都是尖子中的尖子。但是,由于清华大学没有体育专业,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所读的专业多为经济管理等非体育类专业,而北京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学子则更多的是新闻专业。
从专业上看,清华大学此番开设体育专业可能与我国或将实施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政策改革有关。2021年9月,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目前还不算正式要求文件,但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已看出了不同。因为届时特招的门槛将更高、更规范。比如专业,如果特招生不是体育专业,那他们对应的文化分会提高。改革有可能在2024年进行。不仅清华大学开设体育专业,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众多院校也开设与体育有关的专业,为改革做准备。
一大批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院校开设与体育有关的专业,一定程度上对“体教融合”是有促进作用的。同时,这也说明如果要依靠体育特长升学到较好的院校,除了体育成绩过硬,文化成绩也不能落下。体育升学的难度并没有降低,渠道一直都在。清华等知名院校开设体育专业,对孩子们来说是多了一份希望,但该怎么训练还得怎么训练,文化课也不能落下。达到了这两个要求,才能有更多的院校可以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要警惕一些培训机构以清华大学等院校开设体育专业作为招生的幌子,甚至将“想去清华就学体育,体育是升学的捷径”作为招生噱头。